
为深化交叉学科创新思维培养,第十八期“人文×科技”思想者论坛即将启幕。
【讲座题目】 前沿生物技术的生物安全治理及国际合作
【主讲人简介】
张卫文,天津大学北洋讲席教授、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生命学部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2020-2025) (2025-2029)、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重点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战略基地“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创始主任。现担任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合成生物学技术专家组”唯一中国委员、iGEM“生物安全委员会”唯一中国委员、《未来病原体研究的国际框架》国际专家组成员, 《国际生物防护和生物安全科学倡议》(IBBIS)董事会委员等。长期从事光合微生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在Science,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Metabolic Engineering, ACS Synthetic Biology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80多篇,引用超过13,000。近年来关注两用技术生物安全研究,2018年牵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中美合成生物学生物安全“二轨”战略对话;2018、2022年两次作为联合国特邀技术专家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就合成生物学技术安全作大会报告;主笔联合国《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关于两用技术生物安全的两份全球性指南;牵头制定以中国倡议为主的《生物科学家行为准则-天津指南》。
【内容提要】
前沿生物技术的科学进展——如合成生物学及其他颠覆性技术——推动了发展新型医学对策以及对疾病监测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成本不断降低、操作日益简便、获取途径更加广泛,其任何无意的误用或蓄意的滥用,都可能对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与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涉及潜在大流行病原体(PPP)“功能增强”研究的活动,因其潜在的事故或被滥用的风险,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在此次报告中,张教授将介绍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TJU-CBRS)十余年来在建立中国首个聚焦生物技术相关生物安全治理的科学智库方面的工作。该中心的目标是提高科学家群体对生物技术双重用途风险的认识,加强科学共同体的道德自律,并推动相关政策、法规与技术手段的研究与制定,以有效应对风险。此外,张教授还将介绍近期在推进高校学生与政府专业人员的生物安全教育与培训项目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合成生物学研究与应用领域中开发多种技术性安全保障措施的工作。
【讲座时间】 2025年11月11日(周二) 19:00
【讲座地点】 宾诺咖啡
【主办单位】 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报名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