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邀请美国著名伦理学家、哈佛大学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Mary B. Saltonstall 群体伦理学讲席教授,全球健康与人口系教授Daniel Wikler作题为“Population-level Bioethics: 35 Years of Contributions to the Public's Health”的讲座。雷瑞鹏教授担任主持人。
雷瑞鹏教授首先对Wikler教授来校作学术讲座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大家介绍了Wikler教授的科研经历及本次论坛的主题。

Wikler教授梳理了群体层面生命伦理学为公众健康贡献的35年,系统揭示了这一新兴学科如何彻底改变全球健康政策制定的逻辑。他指出,当医生面对患者时,传统生命伦理学聚焦个体;但当社会决定疫苗分配或医保覆盖范围时,我们需要“鸟瞰视角”的伦理框架——这正是群体层面生命伦理学的革命性突破所在,也是其重塑全球健康公平决策的核心价值。

在提问与交流环节中,现场师生积极参与,围绕全球健康、公共卫生等多个话题展开激烈讨论,Wikler教授耐心解答并鼓励同学们在群体层面生命伦理学领域深耕。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二十多位师生参与本次论坛,在会场与教授积极讨论,氛围热烈。

此次论坛聚焦群体层面生命伦理学35年发展脉络与未来前景,系统追溯了从传统临床伦理向公共卫生决策伦理的范式跃迁,为破解21世纪全球健康困局铺设关键路径。